青岛心理咨询师为您解读好文:
题记:自我变异是一种适应机制,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上漂移--
—(青岛晨曦心灵驿站注释)
在各个阶段防御性冲突的过程中,自我获得的所有限制与时序错乱的态度,而且,对于自我适应的可能性来说,这些限制与态度对其造成不利的回响。
自我变异一词在两个十分不同的脉络之下,出现在佛洛伊德最早与最晚的作品中。
《防御型精神神经症续论》一文中,佛洛伊德在妄想症的脉络下区分出一种有别于被抑制物复返之妄想的另一种亚型妄想——诠释妄想,又称为“结合型”或“同化型”妄想。此种亚型妄想,可被视为自我适应于幻想性观念的标记:因企图缓和原妄想性观念与思维逻辑运作之间的矛盾,妄想症患者终将成为心神错乱者。
佛洛伊德在《有尽与无尽之分析》一文中,以相对系统性的方式处理“人们以非常不确定的方式称做自我变异之物”。佛洛伊德在延伸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甫出版有关防御机制的著作(1936) 同时指出:这些原先针对特定内在危险而构成的机制如何最后会“固着在自我”,构成主体终其一生重复的一些“经常性的性格反应模式”,即便最初的威胁已经消失,主体仍时序错乱地将它当成“惯例来用”。此种防御性习惯的根深蒂固导致变形与限制。治疗的工作使它们特别明显:一种真正的抗拒对立于抗拒本身的被显露。
自我的变异应该比拟为
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甚至能够——如同动物行为学派基于本能行为所指出——“空转地”运作,甚至人工地自创出一些诱发动机性情境:自我被迫在现实中寻找那些大致能取代原先危险的情境。佛洛伊德在此处所想的,并非是防御性冲突在自我之上造成的直接回响(症状本身可被视为自我的一种改变,就像在其中的一异体;反应形成也会改变自我)。
佛洛伊德这两篇论及自我变异的文本不只一处相同。自我变异在这两个例子中被视为亚型,与冲突以及带有无意识印记的事物皆有所距离。在这个意义下,它构成治疗中一个特别的困难,因为自我已经被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所影响、改变,将冲突阐明对此只能产生很少的效应,甚至我们可以将之比作“生命体的损伤性障碍”。另一方面,对精神病的提及在第一个文本中占有中心地位,在第二个文本中也是如此:“在某个部分,以或大或小的范围,所有人类的自我都跟精神病患的自我相近”。
上一篇:
精神分析词汇 10他者情欲allo-erotism